建艺学院举行2025年首批“工地课堂”开课动员大会

来源: 建筑与艺术传媒学院 刘雅洁

时间: 2025-04-27 14:51

为深化产教融合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在学校领导的策划下,教务、学工、基建等多部门的支持下,建筑与艺术传媒学院建筑工程技术“工地课堂”已顺利成班。4月22日下午,在行政楼417会议室举行2025年首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“工地课堂”开班前动员大会。建艺学院学院院长陈安生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黄振鄂及首批10名参训学生参加本次会议。

一、创新育人模式,打造“学校-工地”双向赋能体系

会上,陈安生院长详细阐述了“工地课堂”的育人理念与实践意义。他指出,此次“工地课堂”以公选课方式采用小班制培养模式(每批10人),通过“每周4课时、以学校在建建筑工地为教学场地,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参与项目部施工与管理实践,利用学校教室+企业+产业导师“三元培育”,帮助学生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衔接。

课程聚焦三大核心培养维度:

1.强化专业认知与技能转化——确保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精准融合企业生产过程;

2.锤炼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——在真实施工场景中提升沟通协调与问题解决能力;

3.培养主动学习意识——倡导“动手实操,知行合一”的实践精神,提升职业素养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  建艺学院“工地课堂”开课动员会

二、严格教学质量,确保实践育人实效

针对即将开展的工地教学,陈安生院长对参训学生提出三点要求:

1.突破传统课堂界限,以“做中学、学中做”的态度深度参与建筑施工过程;

2.建立问题预判机制,提前做好应对工地复杂环境的准备;

3.珍惜实践机会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

三、筑牢安全防线,护航实践教学

作为课程主讲教师,黄振鄂老师重点部署了安全管理工作。全体学员将接受岗前安全培训,并配备全套个人防护装备。教学过程中将严格执行“建筑施工安全规范”和“隐患即时排查”制度,确保实践教学“零事故”。

据悉,本次“工地课堂”是学院在总结近年来产教融合经验,将学校基建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重要举措,通过“把课堂搬到工地,让教学对接生产”的模式,真正实现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化。体现出学院课堂革命迈出了步伐,力争为行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。



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